无意中,晓露得知下个月是老板的生日,便打算从生日礼物着手。她想:要不要问问同事会怎样做?该怎么送礼?可万一被人说成“马屁精”,那就惨了!于是晓露决定独自行动。
老板是个时尚女性,所以晓露在商场挑了一个漂亮的胸针,体积小,也不显露,并封了一个红包,写上了祝福语。老板的生日那天下班后,晓露等其他同事都纷纷回家,这才来到老板办公室。老板有些惊讶,但还是很欣然地接受了礼物,只是坚持退掉红包,这令晓露尴尬。
晓露忐忑不安,尽管走出了“拉关系”的第一步,但她担心:老板到底会怎么看她呢?自己这么做会不会惹老板讨厌呢?以后的“人脉投资”又该怎么做?这一连串的问题,使她终日烦恼不已。
其实,做人脉的原则是“顺其自然”,根据自己的职业路径,广泛传播自己的能力和价值,在这个过程自然而然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交际圈。如果像晓露这样为了人脉而“左右为难”,显然是得不偿失的。
人脉的经营与维护讲究的是互惠互利。当你尚处于专实力业的稚嫩水平,还不具备给人以帮助的能力的时候,刻意地追求“人情投资”,会适得其反。而且,专业实力,往往也是一个人进入相应圈子的身份证。虽然没有人来考证你的准入资格,但是你得具备一定的能力和价值,这样的圈子才会接纳你,认同你。
比如,在老板的眼里,有价值的员工,应该是努力学习、不断进步、主动应对工作中的挑战,协助老板面对市场难题,帮企业在市场中竞争中站脚稳跟并不断壮大的员工。而像晓露那样,送礼或者送红包,等于无形之中给了老板一种压力,仿佛“规定”老板要欠下自己一份人情,这种做法很容易被老板反感。
针对上面的案例,其实晓露应该做的,是以开放、坦诚的心态,勇敢地和老板去沟通,多进行工作上的交流。在沟通的过程中,双方才能增进了解,培养感情。另外,职场上的成功,首先取决于个人有无清晰的职业规划。有了规划,就有了发展的方向。
建立人脉,最好也服务于你的职业规划方向。与自己的职业方向比较一致的,或比较接近的就应该着重去发展,其他方面我们可以去做一些接触,但要分轻重缓急。如果有一个朋友引荐你到某一个圈子里去,你就很兴奋,但要考量这个圈子是否适合你。可能这是个诱惑,对你今后的目标也没有多少好处,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、精力和金钱。